针刺
中药房
中医药的振兴和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重大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中医药事业已步入正轨。在“高速公路”上。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依托中医药发展优势并将中西医结合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中医药得到广泛应用,相应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医院高质量发展是稳定、长期的。
顺势而为谋划明确中西医结合发展道路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医院,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济南铁路中心医院)起源于1897年建成的国际联谊会和士兵医院,1904年正式更名为铁路医院。
1997年后,医院陆续购置CT、MR、DSA、ECT、CR、DR、射频消融、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设备、生殖医学试管婴儿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支持医院发展; 2000年 2004年10月,医院新建的18000平方米综合病房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 2004年,医院新建第二门诊部,生殖医学科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与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成立济南市职工工伤医疗康复中心。中心……
医院先后荣获“山东省百强医院”、“铁道部十强医院”、“山东省卫生系统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山东省首家获批开展丈夫精子人工授精技术的医疗机构。获得全国质量巡查卧底调查表彰认可...
尽管如此,作为百年医院,原铁路医院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在省会济南众多医疗机构的激烈竞争中艰难求存,却与山东大学齐鲁“睦邻”医院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是“亚历山大”。如何在“夹缝”中寻找医院发展出路?这成为医院历届领导的“大关心”。
2004年11月26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根据省政府《关于同意济南铁路中心医院划归山东中医药大学管理的批复》,济南铁路中心医院更名为济南铁路中心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集成系统移交山东中医药大学管理。
老树新枝开启新篇章,继往开来谱写新篇章。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医药元素的加入,为医院的发展激发了新的思路,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医院明确坚持“中西医结合、特色发展”的方向,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独特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为重点,持续改进中西医结合的服务能力,形成了“医院有专科、科室有专科”、“病人有专科、疾病有专药”的专业发展格局,树立了医院特色品牌和服务优势。
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思路不仅让医院日益开拓新前景,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成果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2007年9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挂牌为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唯一一家省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省内医药。
2020年,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将迎来又一个中西医结合、特色发展的良好机遇。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改善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任务。全国一流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作为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开展“中西合璧,古今相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人才强院”发展战略;实施专科培养 随着疾病特点的发展和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在医院中西医结合的平台下,各专科将充分发挥独特优势,中西医深度融合,不断发展。探索。
让百花齐放,开创中西医融合,到处生根发芽
一走进第二附属中医院门诊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传统装修风格。空气中弥漫着中药的香气,中药在各科室的应用更是数不胜数。 。
在老年病科,三分之一是80岁以上的人,80%-90%是60岁以上的人。副主任医师李亚辉是这些老年患者最喜爱的“偶像”。 。李亚辉表示,由于老年科治疗的患者基本都是老年人,亚健康、体质下降普遍,且疾病多发、症状多变,所以中医的优势就更加明显。 “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舌苔、脉象,辨证施治,可以综合调理。”
除中药汤剂外,非油炸颗粒剂的应用,使服用中药更加方便。此外,老年科在中药的局部应用上也下了很大的心思和功夫——科学配方的安眠枕、降压枕,让失眠患者轻松入睡,让高血压患者平稳降低血压。压力;中药灌肠可以缓解便秘、肠道问题和梗阻的患者可以快速实现肠道“功能”。
良好的临床疗效,加上简单、方便、多样的用药方法,让很多患者对中药从怀疑到认可,从排斥到主动找李亚慧开中药。
老年科中医科的顺利发展与科室推行的“一科三治”密切相关。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卢钦安表示,老年科医护人员分为中医队、西医队、针灸推拿队,秉承“分室查房、综合查房”的原则。诊断和治疗。”三组遵循各自的诊断依据和诊疗标准,查房时互不干扰。经过综合评估,他们各自充分发挥治疗优势,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治疗方案,从而实现了西医抢救和中医调理的双赢。 。
“老年病学涉及专业广泛,并不是内科的简单组合。同时,老年人用药的剂量不能按照成人的剂量,这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增加了难度。中西医结合,各显其能,中药内服,中药外用,临床疗效大大提高。”作为一名西医,陆钦安也非常认可中医的参与。
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内科)和内分泌科,中医的应用和中医适宜技术更是多种多样。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呼吸系统疾病是该专业的显着特点。”对于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肺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军一言以蔽之,解释了其中的“奥秘”。 “在临床实践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医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王军表示,“三个结合”原则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实际特点密不可分。在众多的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疾病占大多数,而急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呼吸衰竭等大多数急性疾病也有慢性疾病的“根源”。高龄、病情复杂、合并症多、反复住院成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的一大特点。因此,提倡综合治疗——用中药调节体质和免疫功能作为“基础”,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和预防急性加重的功能;用现代医学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中医药及相应技术的应用已实现最大覆盖。”王军进一步介绍。单纯中药的使用包括内服、灌肠、足浴、外敷等。外用药“一网打尽”——中药汤剂、中药颗粒剂、膏剂,根据患者的症状,根据患者不同病情辨证使用,综合调理效果明显;对于口服药物有困难的患者来说,灌肠和足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药灌肠有立竿见影的退热、利胆、消炎作用,而足浴则可以活血化瘀。具有镇静、镇静、安宁等不同疗效,极大改善患者的合并症症状。
此外,针灸、推拿、穴位贴敷、艾灸、督灸、脐灸、拔罐……这些恰当的手法对于减少药物副作用、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改善患者功能也非常有效。
除了中医的广泛应用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还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深入贯彻到科室的临床诊疗工作中——防患于未然发生,减少疾病的急性发作和复发,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病后恢复。整个过程中,处处体现着中医药和适宜技术。
中西医结合、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势突出。 “十二五”重点专业。
和呼吸内科一样,“内分泌科是一个中医氛围浓厚的科室”。谈及中西医结合的话题时,内分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国霞听起来颇为自豪。作为学科带头人、岐黄学者、泰山学者,第二附属中医院院长徐云生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
“糖尿病是内分泌诊疗范围中的‘重中之重’,且并发症多,因此具有辨证论治、组方灵活优势的中医药应用更加广泛。”李国霞说道。
除了应用中药方剂外,内分泌科还不断研究、探索、尝试运用中药的方法和适宜的中医技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最终形成了中药“组合盒”——糖一平、糖络平和的柴香散结颗粒治疗甲状腺结节,因其显着的临床疗效而深受患者“拥戴”。在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西药的用量;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不同证型和阶段,我们准备了温经散寒的足浴包和清热解毒的足浴包,以改善末梢循环,缓解麻木等临床症状;针灸与穴位注射形成“中西针结合”,将辨证论治与针刺选穴结合起来。配合足三里穴注射维生素B1、B2,改善糖尿病足麻木、疼痛等症状效果加倍;穴位贴敷将穴位、经络的调理作用与药物渗透原理完美结合...
除了中医方法和技术外,磁热疗法、经络调平仪等融入中医元素的现代技术也在内分泌科“大展拳脚”。
浓厚的中医特色,成功使内分泌科成为山东省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重点专科、山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单位。 “下一步,内分泌科将把糖尿病足多学科合作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积极探索降血糖、改善循环、中药内调外用等方面,形成新的治疗模式。具有明显中医特色的诊疗模式。”谈到未来,李国霞充满信心。
在人们心目中,中医对于诊治内科疾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其在急诊、外科等临床应用却应受到“限制”。令人大开眼界的是,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还在神经疑难疾病的诊治和泌尿外科手术方面找到了契合点,让中医“大展拳脚”。
“中医的相应技术在神经内科(脑内科)已经发展得非常好并且大量。”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王雷表示,在脑卒中诊治过程中,神经内科做出了积极探索。除了广泛实施常见的针灸、耳豆压、杜灸、脐灸、中药包外,我们在吞咽障碍、褥疮、静脉曲张等中风疑难问题的防治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下肢血栓形成和言语康复。辨证论治、特色取穴、技术精湛的“三合一”组合模式在中风治疗和康复中效果“引人注目”。
对于神经内科诊治的另一重大疾病痴呆症,神经内科完美结合了中医的内治法和外治法。
“仙人大多相貌古朴,垂耳垂肩。松岳遇见汉时,我怀疑是九仙,我来采菖蒲,服下可以延年益寿。话突然消失了,影子消失在云烟之中,宇帝浑然不觉,终于回到了茂陵场。”李白的《嵩山采菖蒲》一诗,让菖蒲“流行起来”。针对痴呆痰瘀互结的病机,神经内科科学配制的菖蒲开翘合剂的应用,对改善患者的痴呆病情、提高认知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此外,针灸、贴敷以及辨证选特殊穴位的认知功能训练的参与,大大提高了痴呆患者“康复”的速度。
由疱疹病毒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神经内科的另一大难题。神经内科创新性地探索了针灸方法来“啃”这颗“硬坚果”。临床实践证明,对于药物效果甚微的神经性疼痛,针灸给患者带来更多惊喜——疼痛大大减轻甚至消失。
“患者在从现代医学角度获得一定治疗价值的同时,也从传统医学中获得了一些很好的诊疗经验。‘两条腿走路’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明显。”对于科室大力推进中西医结合、进一步探索,王雷对发展传统医学、开拓创新现代医学充满信心。
以“手术外科”为主的泌尿外科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走上了微创手术的道路。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宋飞表示,泌尿外科在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肾上腺疾病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包括腹腔镜、输尿管镜、纤维输尿管镜、经皮输尿管软镜、输尿管软镜、输尿管软镜等。肾镜等微创技术已得到省内同行的广泛认可。
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何开展高质量的泌尿外科手术成为摆在宋飞和他的团队面前的新课题。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他们受到传统医学的启发,找到了新的发展思路——让中医药辅助泌尿外科,特别是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治。中西医结合的鲜明特色,让医生更有“信心”,患者也更有“福气”。
宋飞表示,随着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泌尿外科在中医药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将中药饮片和适宜的中医技术应用于术前预防、术中治疗,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整个过程已经开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全省同行中树立了中西医结合的良好“模板”。
宋飞进一步阐释,传统医学千百年来守护着人们的健康,经典医书蕴藏着无数的诊疗宝藏。泌尿外科深入探索中医外科的精髓。外科手术借助中药灌肠、排石汤,对于清除结石、控制感染有明显效果。此外,针灸的应用还具有促进排石和缓解结石引起的肾绞痛的“双重红利”。
“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发展将为临床医学和患者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面对未来,宋飞充满期待。
弘扬传统,让中西医结合深入人心
与改变临床现状相比,中西医结合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具有深远的意义。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芳是一位“纯正”西医。工作20多年,刘芳深刻认识到纯西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弊端。她举了一个极其常见的临床例子。一些胸痛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血管无明显狭窄,或血管狭窄程度很轻微,不足以引起剧烈胸痛。对于西医来说,考虑到不是冠心病,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也没有办法。但对于患者来说,症状和痛苦的感觉是真实的。
面对这样的困境,刘芳也在苦苦思索。直到看到科室中医辨证、针灸治疗的结果,刘芳的困惑才被打破。辨证运用中药和经典方剂,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基础疾病,而且可以大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质量;针灸、拔罐、艾灸、耳穴按压等适当的中医技术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康复治疗师口袋里总是带着针灸针。”刘芳说。曾经有一位80多岁的房颤患者,“服药困难”。他的心率平时很慢,房颤突然快速发作。副主任医师张树平立即拿出针灸针,消毒、选穴、进针。打了几次针后,老人的心率逐渐减慢,很快就恢复正常。另一位蜂窝组织炎患者失眠严重,服用地西泮后仍难以入睡。郭雪峰医生辨证选穴,进行针灸治疗。当晚病人一觉睡到天亮……
中医的神奇“震撼”了刘芳,也激发了她学习中医的动力。从潜移默化到毫不犹豫的“支持者”,刘芳对中医文化越来越痴迷。
当“纯粹”的西医不再“纯粹”时,中医元素的渗透让刘芳看到了更真实、更广阔的医学世界。
与刘芳的“西医”转型不同,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杨振国是一位“有专业背景”的“中医”。然而,杨振国那种以“刀下动手术”为荣的先入之见,让他对针灸、按摩、针灸等“小东西”的使用不屑一顾,甚至对“能不能起到作用”产生怀疑。
打消杨振国疑虑和偏见的,是中医相应技术的立竿见影、神奇表现——骨科曾收治过一位患有严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0岁老妇人。她感到头痛、头晕,甚至无法站立。经过三次治疗,小针灸治疗结束后,老人就可以在病房的走廊里上下行走了。
重新审视中医,让杨振国有了很多感悟,他对中医的“傲慢与偏见”也释然了。 “我们将中医疗法融入各个诊疗环节,坚持中西医并重。”说到中西医结合,杨振国早已引以为傲。
骨伤科有三黄膏、四黄散、活血止痛散、加味阳和汤、五皮汤、四藤汤、膝透灵、膝八苓等自创中药制剂,发挥着治疗作用。骨科损伤的治疗。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功能,还有中药敷贴、拔罐、艾灸等。传统方法如电针、小针、浮针、平衡针、针灸、推拿、火龙壶、中药内服等与冲击波、射频消融、偏光、红外线等现代治疗设备相结合。脉冲治疗装置。结果是显着且真正有效的。说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疼痛。近年来,该科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运用中医技术复位简单稳定骨折,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效果显着;创伤、脊柱、关节疾病均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已收治的患者均坚持使用。中药内服、外敷,结合传统手法、小夹板固定等治疗方法,受到患者好评。尤其是对于常被称为“断腕”的柯氏骨折(又称桡骨远端骨折),科室所有临床医生都可以进行指尖手法复位,为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
此外,使用综合的中国和西科医学方法来治疗断裂骨不连,骨髓炎和软组织损伤是独一无二的。传统中药,针灸,手动减少和手术的口服和外部使用可用于全面治疗脊髓损伤,宫颈脊椎病,腰椎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脊椎滑落术,紧迫性脊柱炎和其他疾病,具有出色的临床作用。
在中医大学的第二家附属医院中,已经出现了中医与西药之间“协作操作”的优势,它也已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努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了实现“扩大山东省人民政府提出的省级综合中国和西科医院的规模”的目标。增强全面的服务能力以及建造传统中医特征并建立一流医院的目的,该医院在该国融合了传统的中医。
(记者Jia Yuhua,通讯员Wang Yijun和Lu Yi)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nxitaoleba.com/html/tiyuwenda/13058.html